六安技师学院是六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技工院校。学院占地412亩(新校区209亩,老校区203亩),4个校区,建筑面积10.8万平方米,拥有各类实训设备2100多台(套),设备总值4568万元。
学院开设15个专业,实施中级技工、高级技工、预备技师3个层次的培养。学院立足多元化办学,坚持学制教育和短期培训两条腿走路。目前,学制教育在校生5600多人,继续教育本、专科生2600多人,短期培训每年35000人次。
2012年,我院成功申报了“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”和“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”两个国家级项目。两年多来,我们以项目为引领,着力加强内涵建设,提升了学院品质。2014年,由于项目建设促进了学院发展,办学成效突出,荣获国家人社部授予“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”。
一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
两大项目建设以来,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我院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切入点,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抓手,着力创新办学思路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,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。
在专业建设方面,通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认真研读,以及对产业布局、企业用工需求、初高中毕业生择业愿景等多方面充分调研,我们在做强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同时,根据市场需求,大力开发教学资源,逐步开设新的专业,形成了机床切削加工、数控加工技术、模具制造技术等传统优势专业特色彰显,汽车维修、商贸旅游、学前教育等新开专业异军突起的良好局面,学院向综合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在课程改革方面,学院与企业充分合作,瞄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,在开发教材及设计课程内容时,注重“专业知识、岗位技能、职业素养”三位一体,“文化课、专业课、职业能力拓展课”三课相融,将职业道德、行业标准、工作任务、技能考核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中,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、课程与岗位对接、教材与技能对接。项目实施以来,我们对重点专业课程进行了大幅度调整,编写了56本教材和讲义,并独创了5大重点专业中级工、高级工、技师和高级技师实训指导书,对提高教学成效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,受到了专家的好评。
在教学方式方面,各专业均建设了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室,理论课教室全部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,也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,要求教师自编电子课件,全面推行一体化教学、多媒体教学、仿真教学、场景教学、案例教学、项目教学等方式,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。从去年秋学期开始,我们尝试将已完成操作基本功训练的学生送到企业进行2-3个月的岗位实习,工学结合,效果较好。
一系列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,提高了毕业生质量。目前,我院学生双证率达99%,而且还出现了部分学生“一人多证”的现象,学生就业率98%,就业稳定率90%以上,专业对口率达80%。近五年,我院学生参加省、部级技能大赛获得奖项51个。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,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,供不应求。近几年,通过我们的引导,50%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本地就业,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。星瑞齿轮有限公司目前一线职工中,我院毕业生占了一半以上。
二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,夯实学院发展平台
师为校之本。拥有一支师德高尚、作风优良、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,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根本,更是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根本保障。学院坚持“外引内培、名师引领、骨干带动、结构优化、整体提升”的理念狠抓师资队伍建设,积极引导教师向专业化、职业化、高端化发展。通过搭建平台、优化机制、激发动力等诸多措施,学院培养了一支高素质、高技能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。
学院实施了教师能力提升工程,聘请12名专家开展了层级培训、分项培训、全员培训,加大中青年教师培训力度;安排3人赴国外接受培训,安排30人次参加国家级、省级培训,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;组织100人次青年教师在学院实训中心利用寒暑假进行技能提升训练,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从事生产活动,选拔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,选派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攻关等,这些措施促进了“双师型”教师的成长。同时,学院从企业聘请了22名技术能手担任实训指导教师,聘请71人担任兼职教师,既充实了师资力量,又促进了校企融合。目前,学院拥有专业带头人15人,骨干教师60人,“双师型”教师占比达93%,参加国家级专业共建共享计划的有5人,近几年,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奖的有17人。
三、创新校企合作机制,实现校企深度融合
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。两大项目建设以来,学院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,大胆创新校企合作机制,积极推进合作办学、合作育人、合作发展,增强了办学活力,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,合作共赢。
学院主动与企业对接,与51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,其中与23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,深入实施了“八项共同”:校企共同制定招生计划、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、校企共同开展专业建设、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、校企共同培养师资、校企共同实施教育教学、校企共同构建管理队伍、校企共同开展考核评价。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进企业信息、引进生产设备、引进技术人员、引进企业文化,及时将企业的新工艺、新技术、新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,确保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。项目实施以来,学院新增校外实训基地11个,总数达72个,“订单班”、“冠名班”增加到6家。学院充分利用师资等资源优势,在本市博微长安、永达机械、长江精工等12家大中型企业开办技能提升班、校外班等,为企业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。总之,校企合作使学院的教育教学与市场需求充分结合、课程与岗位对接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通。
四、创新特色项目建设,推动学院全面发展
学院以两大项目建设为契机,认真开展了“校园文化”和“创业培训”两大特色项目建设。校园文化以“和”为主题,以“人文”为元素,以“职业”为亮点,精心打造文化公园、沙雕文化墙、企业文化视窗、主干道传统文化灯箱、校训墙等工程,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,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。文体活动形成了院级每月一次、班际周周有联合、班级活动天天有的常态化机制。学院组织了12个学生社团,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及技能节、艺术节活动,让学生在“体验、感悟、协作、拓展”的原则指导下,增强集体主义观念,认知传统文化,增强协作能力,培养生活情趣,塑造职业情感。
创业培训是我院开展的另一项特色项目。学院投入100多万建设了2个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室和2个创业模拟实训实验室,让学生接受创业基本能力训练,熟知创业流程,培育创业文化。学院在市人社局的支持下,组建了创业指导团,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。从实践看,创业培训开展以来,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,为学生拓展职业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项目实施以来,培训了2200余名本院学生和近5000人次的社会人员,引导学生和社会人员创办经济实体600多个,带动上万人实现就业,社会效益十分明显。
五、创新管理机制,增强内部活力
项目实施以来,我们在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,根据学院实际,创新教学管理、学生管理、班主任队伍建设、招生考核评价等机制。学院坚持每天教学督查,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情况,每周一通报,每月一评比,将排名前15位老师进行表扬,排名后5位教师进行诫勉谈话;每月坚持开展“月度优胜班级”评比活动,对班主任工作实行量化考评,将排名前10位班主任进行表扬,排名后5位班主任提出整改要求;坚持行政值周制度,由院领导带队,中层干部和班主任配合,24小时在校管理学生,与学生同吃同住,发现问题及时排解,将学生问题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;在招生宣传上,年度下达招生计划,全员参与,分片包干。机制创新后,提高了学院决策、执行、监督和服务能力,激发了教职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,形成了争一流、比贡献的良好局面。2014年学院被人社部授予“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”。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六安技师学院通过两大项目建设,内涵发展稳步推进,整体实力显著提升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。如今,我们正借力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风,开拓进取、顽强拼搏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,我们有信心为学院的明天创造新业绩、铸造新辉煌,建设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2015年7月16日